以改革为动力以健康为目标 全面推进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

    时间:2013-09-23

    经验交流材料之五

    以改革为动力以健康为目标

    全面推进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

    哈尔滨市卫生局

     

    妇幼保健工作一直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文明进步的重点标志。近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工作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坚持以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为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认真贯彻落实两个规划,全面推进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

    实施新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政府高度重视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我局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哈尔滨市卫生局贯彻2011-2015年哈尔滨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对《两个规划》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分工与部门职责,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为核心,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在提出的目标中,涉及到我局的妇女发展规划10项目标、儿童发展规划6项目标、共43项指标。我局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对涉及到的妇幼卫生目标进行了认真疏理,对目前不掌握基础数的目标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基础数据。针对“两纲”的考核标准,将落实“两纲”工作纳入每年全市卫生工作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每季度上报有关项目和指标的进展情况。特别是针对新下达的项目指标,我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建立了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多次召开全市妇幼保健院、所长工作会议,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业务人员培训班,解读“两纲”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近两年来,我市各项工作指标基本达到了省卫生厅和市妇儿办的工作要求。

    二、实施母婴平安工程,护佑母子健康

    实施基本和重大服务项目是政府实施的重要惠民项目,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也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措施。自2009年到2012年,各级政府累计投入经费9,220万元,共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50,659人;补服叶酸124,542人;两癌检查47,445人。2011年我市将母子健康手册的发放、孕产妇和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均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管理。同时,我市把流动人口的项目管理作为重点,出台了哈尔滨市暂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让外地进入我市的农民工与本地居民同等地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带来的实惠。根据2012年年底的统计,全市0-6岁儿童管理率达到96.23%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0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3%;住院分娩率达到99.99%;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已由2000年的66%提高到现在的99%

    三、加强妇女常病检查,保护妇女健康权益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妇女常病的防治作为重点,并把妇女常病的防治和健康体检工作结合起来,一是利用原有的政策,组织各机构、企事业单位定期为广大妇女提供健康检查,许多单位还结合“三八”妇女节为女职工提供健康检查,体现了对妇女健康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结合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使弱势群体的妇女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妇女一样也能够享受到健康体检的待遇。近三年来,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81.2%,电子建档率为55.6%。共为159.8万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做到了应检必检。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为69.4%,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87.9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1.7万人。二是做好农村妇女病的防治工作。近年来,我市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在国家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补助政策的基础上,与新农合政策进行了整合,在我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了单病种定额补偿,对自然分娩的农村妇女给予700-900元的补偿,对实施剖宫产的农村妇女给予1,600元的补偿。在妇幼保健工作中,我市充分利用新农合资金开展农村妇科疾病检查。按“哈卫农发〔2012263号《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实施妇科疾病门诊基本医疗服务惠民项目的通知》精神,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和松北区对农村服务对象,对补偿病种进行妇科疾病检查,检查费用在新农合按90%比例报销,各区妇幼保健所,在此项服务中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疾病检查工作,保证了服务质量。三是利用项目扩大妇女保健的内容。在宾县、五常、尚志、依兰四个县(市)开展中央补助地方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工作。对发现的病人进行入组管理并免费发放药物,每季度由乡村医生对入组管理的癫痫病人服药情况、治疗效果等进行入户随访。在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为3万名年龄40-69岁人群开展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和肝癌高危人群的免费筛查体检活动。

    四、开展三级预防,降低新生儿遗传病发病水平

    一是开展免费婚检工作。2009 41日免费婚检工作在全市正式启动。由于婚检是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简称《两纲》)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2011年国务院《两纲》终期评估的主要指标,各区、县(市)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克服重重困难,主管领导亲自抓,加强组织协调,加大婚检工作力度,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婚检的达标率,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由2009年的2.14%提高到2012年的25.44%。二是启动了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的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大力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遏制剖宫产居高不下的趋势。我局组织召开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工作会议。会上我省妇产科专家向与会各助产机构产科主任阐述了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对产妇、新生儿近远期影响,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了控制剖宫产率上升的几点措施。在全市召开“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工作会议”后,市妇幼保健院于2012824-31日聘请省、市妇产科专家对全市16家助产机构落实倡导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三是组织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我市把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作为三级预防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了先天性甲低简称CH和苯丙酮尿症(简称PKU)筛查工作2012年两病筛查率达到96.5%2012年底在全市范围内(不含乡镇助产医院) 开展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增生症(CA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两种疾病的筛查的培训,筛查工作已于201311日在全市正式开展。同时,我市把农村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工作纳入新农合报名销的范围,进一步减轻民村居民的检查负担,这项经验已经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五、加强了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扩大服务妇女覆盖面

    一是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6个,基本达到了每个办事处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人员已经达到4,682人,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已经建成。“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市累计投入9,779万元,对136所乡镇卫生院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对多所乡镇卫生院常规设备装备进行更新,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加强了产科的准入管理。我市近年来把加强产科的准入管理作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强力推进了产科的标准化建设,全市所有产科单位均按三级医院产科标准进行审核。同时,我市还积极发展社会力量办医,一大批民营产科医院出现在我市产科服务市场,丰富了妇幼保健的服务内容,进一步激活了医疗服务市场,也为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市场的改革,发挥民营医疗机构的作用积累了经验。三是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我市认真贯彻国家提出的建立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在421.6万元的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助下,开展了以“春雨”行动为主题的基层卫生队伍培育活动;通过成立“赴农村专家讲师团” ,扶植基层卫生培训基地建设,建立监督考核效果评价体系,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对5,000人次基层卫生人员进行专题、专项、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业务素质。

    虽然近年来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距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局要认真贯彻两个规划的工作部署,坚持以 “一法两纲”为重点,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我市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水平,为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