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最美家庭—兆麟街道张淑英家庭事迹

    时间:2014-06-11


     道里最美家庭—兆麟街道张淑英家庭事迹 

    彭树堂与妻子张淑英,是道里区兆麟街25号院,省报社社区的居民,夫妻俩育有一女,在外地工作。夫妻二人与90多岁的父母一起生活,照顾二老的任务全都落在了彭树堂及其妻子身上。

    照顾老人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彭树堂父亲彭爽、母亲高玉芳老两口都是解放前出生在山东的老年人,关里的习惯一直都保持着。他们夫妻二人就按照父母的生活习惯生活,每天早早的陪着老人起床,为老人准备好早餐,吃饭时,第一碗先端到父母身边,二老因年事已高,胃口不好,每天每顿饭都稀干搭配,做菜前也先征求老人的意见,想吃点什么口味的菜。天天变换着花样为老人准备每一餐,为此,夫妻二人买来了食谱,照着食谱上的菜品去做,保证了老人吃的健康,吃的开心。

    照顾老人身体的同时更关注老人心理变化。彭树堂每天都要陪老人聊天,和老人谈谈家长里短,家中大事小情要和父亲商量,多年来,没有跟老人拌过嘴,体现了顺者为孝的中华传统美德。

    一次,母亲患肺气肿病住院,彭树堂就整天陪护在医院里,近一个月的时间,彭树堂乖顺的像个羔羊,在母亲面前总是以盈盈笑意面对,从未流露出一点心烦像,医院里的患者及其亲属看了,无不心服口服。

    由于二老年高,双耳均有些失聪,他就为二老配备了助听器,一来和老人聊天时,老人能听得见,二来两位老人互相唠知心话时,也能不废劲,从二位老人每天的亲密劲的这一侧面也折射出这个家庭的温馨与惬意。

    为了让二位老人每天有一个好心情,他每年都为二位拍一张照片,以示纪念,彭树堂就是这样一个心细的人,别人问起时,他说,老人都90多岁了,再活还能活几年,多尽点孝心,等老人不在时,心不后悔。

    以身作则,传承孝道美德。彭树堂的女儿也有了下一代,在彭树堂他们夫妻二人的以身则的影响下,她不光孝敬自已的父母,而且与公婆关系处的都非常好。彭树堂两代尊老敬老的大家庭成为邻里们的美谈,也成为了邻里教育子女的榜样。

    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发挥余热。彭树堂照顾父母,家庭负担如此繁重,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未忘记自己的责任,特别是被任命为党支部委员和环境卫生党员义务监督岗成员后,他忙里偷闲,踊跃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夏天种花种草,清理草坪里的白色垃圾,冬天清扫冰雪,那干劲不亚于一个年轻人。在庭院管护中,他不畏邪气,敢于管理,在院里有擅自挖沟、私建滥建行为,他直言劝戒,对乱涂乱画,乱帖非法小广告者,他勇于制止,有力的维护了大院的整体环境。彭树堂的优秀表现被兆麟街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的家庭也被评为“哈尔滨市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