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

    实施“巧女兴家业”项目助推巾帼创业创新——道里区妇联在市妇联巾帼创业创新推进会上的发言

    时间:2016-07-01
     实施“巧女兴家业”项目

    助推巾帼创业创新

    ——道里区妇联在市妇联巾帼创业创新推进会上的发言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引领城乡妇女实现灵活就业,道里区妇联切实发挥妇联优势,实施“巧女兴家业”项目在基地建设、项目扶持、技能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城乡妇女实现创业就业。

    一、立足需求,搭建就业平台

    一是建立巧女手工基地。面对道里区部分单亲、残疾贫困母亲不离家实现就业的需求,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到手工制品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绿色环保、方式灵活的特点,成为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最好选择。为此,在省、市妇联的指导下,区妇联实施了“巧女兴家业”项目。按照“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我们筹资5万元,在通江上红社区和城乡迎宾社区 “妇女之家”建设两处“巧女培训基地”,为2个基地配备了20台缝纫机和相应的设施设备;一年来,“巧女培训基地”辐射带动了数百名妇女巧手兴家,形成了技术培训、订单加工、销售管理的经营模式。

    二是寻找创业带头人。我们通过举办了“家庭文化艺术节”手工作品展等活动,挖掘深藏在民间的手工艺者,收集了编织、剪纸、十字绣、串珠、布艺等30余个品种,其中,抚顺居民王玉敏、女大学生刘阳、山东传统布艺韩秀华的手工艺品脱颖而出。在我们的协调帮助下,刘阳成立了“布布精心手工工作室”、王玉敏成立了“抚顺巧娘工作室”。“布布精心手工工作室”以发包的形式,下设10多个经销商,年利润20余万元,为百余名失业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增收致富,她们的手工制品远销到了义乌、深圳等地。

    三是开展手工技能培训。由王玉敏、刘阳、韩秀华等资深的手工艺人组成的道里区巧女手工艺培训讲师团,深入各街道、镇举办编织、剪纸、布艺、串珠等多种类手工艺技能培训班,100余名妇女掌握了基本的手工艺技能。“抚顺巧娘工作室”每周六免费培训学员成为常态,已培训50余期,现有会员300余名。

    二、整合资源,助推“巧女兴家业”产业发展

    一是创立“女企协+巧娘工作室+市场”的产销模式。区女企协给予资金购买原料、提供信息支持和销售渠道,道里区女企协会长、哈市博能汽车销售公司董事长贾秀芳率先投入创业资金10万元,并多次下订单,将手工制品作为给客户的贴心礼品。哈尔滨市七彩莲花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梅提供手工制品研发和艺术指导,促进我区手工艺品提档升级;副会长哈尔滨海鹏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鹏把手工作品放置在她的销售柜台,帮助打开销路。

    二是搭建巧女产品销售服务平台。市妇联在“红博年货一条街”、“艺汇家”等商业广场为巧女们提供免费的摊位进行日常销售,省、市妇联组织巧女参加深圳文博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中俄博览会等各类展会。在哈洽会、啤酒节、“中央大街展会”等重要节日,帮助巧女在游客集中的地段,出售她们的手工产品。同时采取互联网批发、零售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对巧女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到电子商务实体店参观学习,并在巾帼网上商城设立了巧女销售专区,帮助巧女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营销模式,促进了巧女产业的规模发展。

    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近年来,省妇联多次为基层“巧女工作室”注入发展资金10余万元,帮助她们尽快发展壮大。同时,近几年来我们共为各类创业创新妇女提供小额贷款1.27亿元,帮助广大妇女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三、 强化服务,引领女性创业创新

    一是产品展示,激发创业热情。在“三八”等节日,组织巧女们在大学校园、中央大街、金帝商业街等地布展,吸引广大妇女加入巧女工作队伍;我们道里区妇联建立了“我教你学”微信平台,鼓励广大妇女在平台上展示手工作品,巧女们互相交流制作心得和方法,激发了巧女们的创作热情。

    二是借助基地,实施精准扶贫。高红家境贫困,母亲生病需要人照顾,她在得知“布布精心手工工作室”成立后,她主动与刘阳联系,参加手工布艺培训,通过刘阳搭建的销售渠道,每月平均收入比过去增加500元。刘淑凤今年56岁,患有小儿麻痹,爱人患有脑梗,无法外出工作,区妇联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刘淑凤热爱手工制作,协调刘阳与她结成帮扶对子,上门亲自教授布艺技巧,帮她销售,每月收入可达1000余元。一年来,有百分之八十的巧女从中受益,其中收入高的每月可达到3000-4000元,兼职工作的也能达到500元左右。

    三是打造品牌,扩大项目影响力。 “巧女培训基地”与哈市收容所联合,为被收容女性提供免费培训,帮助她们掌握就业技能。全省各地的姐妹慕名而来,像七台河等地妇联带领妇女到抚顺社区学习串珠技艺、像科技大学、理工大学的学生、呼兰、道外都有一些妇女来学习,她们有的已经成为巧女的骨干力量。“巧女兴家业”项目辐射带动了部分妇女实现了门口就业,目前,近千名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女剩余劳动力加入到手工制品中来,实现足不出户创业致富。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大手工艺品的培训,推动“巧女兴家业”项目的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省、市妇联和女企业家的参与,帮助巧女拓宽销售渠道。相信,道里区“巧女兴家业”项目会越做越好!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