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就家庭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加强家庭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为妇联组织创新推进家庭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了解妇联家庭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家庭的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妇联组织更好开展家庭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哈尔滨市妇联开展了妇联家庭工作创新发展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统计年鉴2018年数据显示,全市共有家庭3892654户,人口数955万,平均每户家庭为2.45人。此次发放调查问卷831份,参与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遍及我市18个区县(市),其中,城镇家庭占62.45%,农村家庭占37.55%。主要特点:一是家庭身份以父母身份居多,占82.67%;其次是子女占13.24%,祖(外)父母占4.09%。二是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本专科)以上学历占47.41%,高中(中专)占22.86%。三是职业覆盖面较广,涵盖工人、农民、公司企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10余个行业,前三位分别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农民,占比分别为27.68%、16.85%和12.27%。四是家庭结构以父母+孩子的“核心家庭”为主,占69.8%,此外,由三代人组成的“主干家庭”占16%,单亲家庭占9.75%,老人+孩子组成的“隔代家庭”占4.45%。五是独生子女家庭居多,91.21%以上为独生子女家庭。
(一)家庭邻里关系更为和谐亲密。调查数据显示,85.25%的家庭认为夫妻关系比较好,94.11%的家庭认为孩子与妈妈的关系比较好,90.8%的家庭认为孩子与爸爸关系比较好。调查显示,父母与子女关系更为亲密,父母状况较好时,会给予子女较多支持,父母年迈多病时,对孩子依赖性增强。在焦点组座谈中,广大家庭成员表示,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由“百依百顺”向“相互合作”转变,家庭关系较为和谐。看重邻里和谐,渴望邻里交往,愿意互相帮助,邻里之间争吵、打架等冲突现象已很少见,邻里关系融洽、亲密有间。
(二)对优秀家风内涵的理解趋向一致。调查数据显示,60.53%的家庭表示“自己的家庭有明确的家风家训”,且家风家训的内容大多数围绕爱国守礼、孝老爱亲、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方面。从文本分析和个案访谈看,70%以上的家庭认同“爱国守法、尊德守礼、家教良好、平等和谐、家风淳朴、敬业诚信”为最美家庭评选标准。广大家庭对优良家风内涵的理解相对一致,认为家风是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塑造个人品格,对家庭关系维系、社会稳定、国家治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内容更加均衡。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家庭十分重视家庭教育,79.54%的家庭注重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77.02%的家庭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73.65%的家庭注重教会孩子明辨是非、71.24%的家庭注重提高孩子抗压抗挫折能力。65%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家庭教育重要内容,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知识教育仍被家长重视;大多数家长意识到,做家务对孩子是一种锻炼,反映出新时代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
(四)家庭服务需求呈多元化。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家庭对服务的需求已经由简单的家政服务发展到健康、婚姻关系、文化等各个方面,70.88%家庭对健康服务有需求,70%以上的家庭希望得到免费的健康体检和卫生健康知识普及服务;60.29%的家庭对婚姻家庭关系调解服务有需求,65%以上的家庭愿意参加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宣讲和家庭关系讲座;访谈中,广大家庭对物业管理、生活环境美化需求强烈,并对开展居室美化、声乐、艺术插花、健身舞等家庭服务有需求,广大家庭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各个方面。
(五)妇联组织家庭创建活动卓有成效。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家庭认为妇联组织开展的寻找“冰城最美家庭”、“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阳光教子”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作用发挥的比较好。常态化开展寻找“冰城最美家庭”活动,通过举办“家和万事兴”家风展、家书家信征集、“美丽庭院”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环保行等活动,吸引广大家庭积极参与。自2014年以来,全市共有100万户家庭参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近1000户家庭荣获“最美家庭”称号。深入开展“阳光教子”家庭教育巡讲,建立“书香传家·温润冰城”亲子阅读基地,每年举办家教讲座、亲子阅读活动300余场,直接受益家庭3万余个。大力推进家庭服务,开展母婴护理、居家养老等家政服务,每年直接服务家庭4.3万余户;开展“春蕾助学·金秋圆梦”、孤困儿童关爱救助等活动,近两年募集资金500余万元,直接服务贫困儿童7000余人。
二、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市家庭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一)家庭工作意识有待强化。经过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后,一个可喜的变化是,市直多个单位内设机构中均有了与家庭工作相关的处室,比如,市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处、市卫健委妇幼健康与人口监测家庭发展处、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市妇联的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市法院家事审判庭、市公安局户政处等,但家庭工作各方面联动协调推进还不充分,缺少固定的工作机制保障,各方面工作在力度和深度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家庭工作投入不足。阵地经费无保障,我市在区县(市)和街道(乡镇)均无专门为家庭提供指导服务的阵地,社区(村)除家长家校能够提供家庭教育服务外,家庭文明和家庭服务并无可依托的阵地;因基层妇联工作经费有限,家庭工作常常因经费不足而陷于被动。覆盖面仍有盲点,出现“三多三少”现象:一般家庭参与多,高档院落参与少;女性群众参与多,男性群众参与少;中老年人参与多,青少年参与少。这也反映出家庭工作顶层设计不够,活动吸引力不够,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优良家风代际传承亟待培育。家风传承中代际传承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和方式,调查数据显示,39.47%的家庭没有家风家训,26.71%的家庭不知道应该弘扬哪些优良家风。从家庭自身建设来看,家庭结构的变化冲击着家风的传承,以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代替由三代人组成的“主干家庭”,家长忙于工作、或外地经商、打工,不能有效行使家长教育主体责任,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优良家风传承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难以自发形成家庭共同的行为规范。从家风传承的社会环境看,家风活动引导力不足,部分家庭不了解妇联组织开展的家风活动,认为各项主题活动相对空泛,对家庭的吸引度不高,宣传效果不够好,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亟需提升,相关活动的常态化仍需推进。
(四)家庭教育和服务支持水平有待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有待完善,家庭教育网上阵地功能不全,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仍是短板,人才梯队建设投入力量不够,指导服务水平层次不一,尤其是日渐活跃的民间力量伴有功利色彩,不易监管。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缺失严重,很多家长缺乏终身学习理念,家庭学习氛围不浓,获取家教知识渠道和亲子互动方式较为传统有限,尤其是对留守流动儿童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类型家庭教育服务供给不足,亟需更多投入。家庭服务支持水平偏低,现有家庭服务难以充分满足家庭日益多样化、高层次化的需要,特别是在生活技能提升和家庭关系调适方面凸显,家庭服务内容、形式等都需进一步丰富。
(五)妇联组织活动开展有待改进。调研座谈中,我们认真了解和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对妇联组织开展家庭创建活动的意见,家庭工作主要存在:宣传渠道不宽,宣传手段单一等问题,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注重层层上报,缺少对寻找过程和群众评价度的关注,工作缺乏广泛影响力和深厚的群众性,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传统的创建活动较多,缺少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吸引力不强;相比经济领域和硬性目标工作,因经费和人力不足,基层对家庭建设的重视程度薄弱,基层妇联家庭创建工作多流于形式。
三、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对家庭建设作出重要论述,鲜明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妇女既爱小家,也爱国家,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家庭建设重要思想,大力实施“丁香人家幸福安康工程”,积极推进幸福安康家庭建设,为美丽哈尔滨奠定和谐根基十分必要。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以幸福安康家庭建设为目标,建立家庭发展支持体系。一是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对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幸福家庭为政策导向,推动出台《家庭服务发展工作规划》《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一系列帮助家庭履行社会责任的普惠型的政策措施,为家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保障。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在全市建立由文明办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家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发挥其在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督查落实等方面的领导和决策作用。三是创建服务阵地。建立市、区县(市)、村(社区)三级家庭工作服务阵地,搭建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关系培育等工作平台,打造家风家教和家庭服务实践基地,推动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庭和妇女儿童需求的指导服务体系。
(二)以幸福安康家庭建设为载体,创新深化妇联家庭工作。
一是加强家庭文明创建。进一步创新深化寻找“冰城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创建、家风家教展示等主题活动,推出“好家庭信用贷”、“美家美妇·美丽庭院”、优良家风故事汇等品牌活动,推动优良家教家风传承,使好家庭有“德”也有“得”,凝聚和传递家庭美德正能量。二是加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启动实施父母成长计划,推进“家校携手·阳光教子”家庭教育巡讲和亲子阅读指导活动,强化指导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加强家庭服务。开展巾帼家政服务、巾帼健康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特殊困境家庭服务等,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家庭支持服务相关工作,使广大家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以幸福安康家庭建设为主线,增强妇联组织服务家庭的能力。一是提升调研力,增强家庭工作层次性。深入开展家庭现状和需求、家庭发展调查研究,视妇女为亲人,问需于妇女,找准家庭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分层次确立妇联家庭工作发展目标。二是提升宣传力,增强家庭工作导向性。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家庭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完善家庭舆情网上引导机制,积极开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和家庭支持服务,扩大妇联家庭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家庭成员对家庭建设认知度,促进家庭需求由自我满足阶段向文明健康阶段发展,家庭组织由自发随意阶段向追求共同价值取向阶段发展。三是提升服务力,增强家庭工作实效性。主动联合有关部门设计家庭民生项目纳入政府惠民项目,推动将家庭养老、儿童监护、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关爱等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大力购买社会服务,实施家庭公益服务项目,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开展社会服务,惠及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