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自《市妇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方案》印发以来,市妇联第三重点调研课题组结合改革创新调研方向确定“哈尔滨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情况调查”的课题,深入道里、延寿、巴彦、木兰、宾县等5个区县(市)入社区(村)实地调研,召开妇女群众、基层妇联干部参加的座谈会5场,实地走访“妇女微家”“妇女典型”等工作现场10余个,发放妇女群众问卷920份、基层妇联干部问卷629份,系统总结了市妇联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我市妇联组织改革总体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妇联组织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纵深推进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妇联组织改革总体情况
市妇联改革方案印发以来,市妇联党组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推进改革的重大政治责任,注重抓顶层设计、抓重点突破、抓培训指导、抓基层创新,各项改革任务在基层相继落地、渐次开花。调研中我们感受到,整个妇联系统改革热度在不断升温、力度在不断加大、深度在不断延伸、广度在不断拓展,改革呈千帆竞发、加快推进之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聚力聚焦去“四化”,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机关妇联改革成效显著。市妇联带头,各区县(市)妇联跟进,以解决机关化、行政化问题为重点,率先从机关内部入手抓改革。一是领导机构改革成绩斐然。完成市第二十次妇代会换届工作,代表大会代表、妇联执委和常委中,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中优秀代表比例分别达到88.5%、65.8%、40%,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挂职、3名兼职副主席,领导班子中各族各界、各行各业优秀妇女代表比例达到42.9%,领导机构广泛性代表性得到增强。二是机关内设机构改革效能凸显。市妇联机关内设机构由6个减少到5个,涉及调整的组织部、宣传部、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妇女发展部4个部门的机构设置、业务职能已调整到位,机关实现精简高效运转。三是事业单位改革作用突出。成立市家庭建设服务中心,中心履行新职能,全面推出“家庭课堂”项目;完善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职能,打造全国领先的儿童少年活动阵地,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得到强化,为更好地完成改革工作重点任务提供了事业保障。
(二)聚力聚焦补“四缺”,改革重点更加突出,基层妇联改革落地生根。始终注重对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短板的深入研究,聚焦重点领域,瞄准关键环节,以 “补四缺”问题为重点,指导各区县(市)妇联加大改革力度。一是重构基层组织形态,纵向强基、横向去白的组织格局初具规模。全面推进乡镇妇联区域化建设和村“会改联”,全市166个乡镇100%完成了区域化建设,1885个村100%完成了“会改联”,涌现出方正县“选邀访聘”四步法、尚志市“五联五带动”等特色创建模式;成立河南商会妇联、中央大街商圈妇联、北京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妇委会、松北区民企妇联等“四新”领域妇女组织1390个,基层妇联组织覆盖面不断拓展。二是壮大基层工作力量,五湖四海、不拘一格的队伍格局逐步形成。区县(市)妇联积极完成换届工作,优化了代表、执常委的比例构成,配齐配强了妇联领导班子;18个区县(市)妇联配备12名挂职、52名兼职副主席,36名挂职、83名兼职妇联干部,乡镇和村妇联的兼职副主席达5595人,执委达27949人,是改革前的9倍,活跃在城乡社区、热心妇女工作的各类女性人才被充分吸纳到基层工作队伍中来,改变了原有的“倒金字塔”结构。三是加强网上妇女工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渐趋完善。出台加强网络及新媒体工作意见,举办全市妇联系统网络及新媒体培训班,构建以“哈尔滨妇女”“冰城女性”一网两微为龙头、涵盖27个新媒体账号和90万粉丝的妇属新媒体矩阵,推出新媒形象代言“哈小丫”表情包,“花开的声音”诗歌朗诵会、“花开新时代”三八联谊会等活动吸引200余万网民参与,“冰城女性”微信公众号、“哈尔滨市妇联”微博传播力持续稳居全国妇联系统地市级排行榜50强,其中微信公众号最佳排名全国第一。
(三)聚力聚焦强“三性”,职能定位更加精准,妇联各项工作活力迸发。强化责任担当、找准工作定位,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根本要求贯穿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具体实践中,有力推进了妇联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凸显政治性,思想引领深入人心。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和“我与中国梦”“迎庆党的十九大·争做党的好女儿”“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宣教活动,充分发挥荀笑红、郝丽影、赵静为代表的优秀妇女典型引带作用,思想引领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得到增强。二是凸显先进性,服务中心彰显价值。围绕党政中心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开展“巾帼脱贫行动”“让梦想飞翔”创业大赛、“春风吹沃野”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寻找“冰城最美家庭”等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妇女投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凸显群众性,服务妇女诠释作为。创新开展反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等工作,打造“小丫讲法”法制宣传品牌,常态化实施贫困妇女“两癌”救助、“春蕾助学·金秋圆梦”和孤困儿童每天一杯奶等项目,在为妇女群众办好事实事中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在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中为党凝聚妇女人心。
(四)聚力聚焦提“三感”,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妇女群众认可度显著提升。调研中,各地干部群众对妇联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大家普遍认为,改革使自己与妇联组织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改革带给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一是改革成果看得见。在接受问卷调查的920位妇女群众中,84.78%的人表示了解本地区妇联组织改革;71.28%的人认为妇联组织建设改革成效显著,63.85%的人认为工作理念改革成效显著,62.69%的人认为职能作用改革成效显著,53.85%的人认为工作方式方法改革成效显著(见表1)。二是群众诉求把得准。接受问卷调查的妇女群众中,认为改革后思想引领活动中,最有成效的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妇女教育培训;妇女创业就业活动中,最有成效的是“巾帼文明岗”创建和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妇女帮扶中,最有成效的是贫困妇女“两癌”救助、“春蕾助学,金秋圆梦”;家庭工作中,最有成效的是“冰城最美家庭”和“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妇女维权中,最有成效的是“三八”维权周和“蒲公英”法律知识宣讲。群众普遍反映妇联工作满足了妇女诉求,在群众心中有分量、有影响,得到群众认可。三是工作作风落得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妇联工匠、模范干部、贴心娘家人”评选和“结交一批基层妇女群众朋友”等“六个一”活动,形成“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长效机制,妇联干部与妇女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当前我市妇联组织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努力推动下,我市妇联组织改革可以说是步调一致、契合需求、各有特色。但是,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妇联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层妇联组织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拓展。在接受问卷调查的920位妇女群众中,58.46%的人认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应该在组织覆盖方面继续推进(见表2)。调研发现,目前全市“会改联”和乡镇区域化建设已经达到100%,妇女工作触角也已延伸到部分“四新”领域。但在“四新”领域妇联组织的覆盖还不够,特别像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各类新兴群体、高校及女性集中的行业系统中的影响力仍待增强。
二是基层妇联干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调研发现,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呈现出年轻化、学历高的特点。在接受问卷调查的629位基层妇联干部中,18—35岁占28.93%,35—55岁占68.2%,55岁以上占2.7%;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59%,高中(中专)学历占17.49%,大专学历占32.59%,本科学历占38.4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2.86%(见表3)。但由于对妇女工作不熟悉,开展工作的方法不够多样有效,不懂不会的问题还依旧存在,急需妇女工作业务培训。
三是满足妇女多元化需求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接受问卷调查的920位妇女群众中,在被问及“需要基层妇联组织提供哪方面服务”时,67.5%的人选择技能培训,56.85%的人选择家庭教育,56.52%的人选择法律维权,44.89%的人选择养老服务,44.35%的人选择知识讲座,40.54%的人选择心理咨询,35.89%的人选择娱乐活动(见表4)。可见,与妇女群众多元化、具体化、急迫化的实际需求相比,妇联组织提供的服务与妇女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下步工作建议
如果说过去的时间妇联改革蹄疾步稳、扎实起步,那么下一阶段妇联改革将向纵深推进、走深走实。纵深推进意味着改革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深层次的改革越来越多,也意味着抓改革落实需要更大力度。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要把面临的问题作为下一步推进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以钉钉子精神将妇联改革向纵深推进,向党和妇女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妇联改革答卷。
(一)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源头支持,为妇联组织改革创造更加优化的环境。随着妇联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女儿童的利益诉求更加多元、更加具体、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妇联组织必须更多地从源头上为基层妇联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创造条件。一是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制定有关妇女发展方面的政策文件。比如,出台支持妇女创业创新的意见等,充分保障妇女经济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二是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制定有关妇女维权方面的政策文件。比如,建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出台加强女职工健康体检的意见等,完善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支持,促进妇女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权益。三是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制定有关家庭服务方面的政策文件。比如,出台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政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意见等,切实满足新时代家庭需求,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
(二)狠抓组织建设,补齐基层短板,为妇联组织改革筑牢更加夯实的根基。紧紧围绕重构妇联组织形态的要求,完善组织体系,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卓越团队,构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一是深化“建设最密的网”计划,重点在“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上突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的意见,召开“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样板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打造一批叫得响、能学习、可复制的示范点、精品点,并在全市进行推广,有效填补组织覆盖盲区。二是深化“建设最暖的家”计划,重点在“妇女微家”建设上突破。采取“成熟一个建一个,先试点、后普及”的方式,在全市建立一批示范性“妇女微家”,强化“微宣传”“微创业”“微议事”“微家风”“微维权”“微公益”“微联谊”等职能,创新运作模式,打造活动品牌,实现服务妇女零距离、关爱妇女无缝隙。三是深化“建设最强的团队”计划,重点在干部教育培训上突破。制定妇联干部五年培训规划,分层、分级、分类开展执常委、专兼挂妇联干部培训,加强与党校、广播电视大学及省内外高校合作,建立妇联培训讲师团师资库,针对妇联干部需求开展点课式、菜单式培训,开展“五亮”活动,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妇联干部。
(三)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资源手段,为妇联组织改革增添更加持久的活力。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妇联改革,光有干劲和愿望还不够,更需要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一是进一步加大资源下沉力度。开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沉”(一下移两下沉)专项工作,把更多项目、培训、信息、人才等资源下沉到基层,将“花开新时代”“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等品牌工作下沉到基层,实现服务妇女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妇女满意在基层。二是进一步加大网上妇女工作力度。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智慧妇联建设,把妇联主业主责“嫁接”到“冰城女性”新媒体平台,逐步实现组织形式网络化、活动方式信息化、联系渠道随身化、工作影响社会化,推出“哈小丫”系列优质网络文化产品,让妇女群众在网上能找到自己的娘家、参与得了妇联组织的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化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妇女所急、党政所需,积极策划并实施“丁香妈妈”“丁香家长”“丁香儿童”系列项目,推动妇女工作由“活动引导型”向“项目带动型”转变,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四)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成效,为妇联组织改革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久久为功,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一要强化督查问效。按照改革方案要求,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改得好的及时总结,有问题及时调整,确保妇联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二要强化经验总结。充分调动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探索的积极性、创造性,召开全市妇联组织改革交流会,总结交流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案例好做法,以点带面推动改革实现新突破。三要强化宣传力度。开展“妇女群众话改革”“妇联改革成果展”等活动,注重宣传妇联改革的进展,宣传改革带来的变化和群众的真实感受,推动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妇联改革、更多支持妇联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