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五十七)——孩子居家学习有情绪,家长试着这样做......

    时间:2020-04-21

    各位家长朋友,自3月初起开始的中小学线上教学,由以疫情防控为主、学生居家自主学习阶段,调整为进入疫情防控和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新阶段。不过,对于居家快三个多月的孩子们来说,心理和身体似乎早已经不满足于家里的普通“浏览路线”……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出现了不让出去就大哭大闹的情况,有的孩子憋在家中甚至出现了说“想和病毒一起出去玩”,隔空聊天对话的事情。还有的孩子变“贫”了或是越来越容易生气,更有的孩子出现了暴饮暴食、失眠的情况。而我们的家长面对孩子也可能出现莫名的易怒、焦躁、不敢出门、心烦,更有甚者出现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家长如何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心理防护?给孩子一份特别的爱呢?我们请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医生告诉您。

    一、如何给自己和孩子做好心理防护?

    如果心态好,身体自然也会健康。“身—心”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研究表明,积极的信念及平和的心态将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即使被感染,也不至于发病或者症状轻微,容易自动获得免疫,这种来自于内在的生命力才是最好的防护。面对当前严重的疫情,通过稳定情绪,调整心态,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学会了解并接纳自己才能有好的开始大多数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会产生心理学所说的“应激反应”,常见的反应有:

    (1)情绪

    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失望、抱怨、委屈等,情绪的起伏也会比平时强烈。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

    (2)认知

    自我价值感降低,认知歪曲,脑力迟钝、茫然,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想象力下降,犹豫不决等。

    (3)行为

    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反复洗涤,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如酗酒)等。

    (4)生理

    可能会出现失眠、疲乏、食欲性欲的减退、头晕头胀、胃胀、腹泻或便秘、月经不调等。以上所有的反应均会使我们感到痛苦和难受,但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感受都是我们对压力的正常反应。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这些反应。无论您感到多么恐慌、多么不安,都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并且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退。它们并不说明我们的脑子或身体出了问题,也不是个人太脆弱或意志力不够坚定。不要因为这些不舒适的感受而过于害怕和不接纳,从而导致紧张情绪的恶性循环。要学会与这些症状和平共处,更不要强求自己没有情绪反应、完全不紧张。医生给你一副处理负性情绪的“心理处方”,人类的心理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下面几招可以帮我们更快地“自我修复”。

    1、生活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尽量保持跟平时一样的生活规律,睡眠、进食、运动、娱乐、家务都不能缺少。千万不要手忙脚乱,自乱阵脚。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心理稳定的重要因素。

    2、写下来,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把自己的心情“捋一捋”,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写下来:心情有多不好,因为什么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写得越详细越好,不用讲究文采和章法,只要如实描述记录即可。可以用笔写,也可用手机或电脑写。在心理学上,“写下来”相当于完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情绪管理过程:识别自己的情绪和倾诉,也可称之为“心情日记”或“自我对话”。

    3、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想想你现在或曾经有哪些兴趣爱好,那么就花一些时间去做这些可以让自己平静和愉悦的事情。比如听喜爱的音乐,看喜欢的影视剧,和心爱的人聊天,适度做室内运动,或专注于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等。

    4、保持社会联系,亲友相互支持面对疫情带来的风险,密切的家庭联系和社会支持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每天保持至少一次和亲友之间的联系,了解自己的朋友此时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当发现大家也有相似的感受之后,就会感到释然很多。对于弱势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尽力给予更多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随着防控时间的延长,彼此的支持能够让我们更持久地应对困境。

    5、呼吸调节和认知调节,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时,呼吸会变得浅而急促。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让呼吸变得深长缓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身体和情绪恢复平静。尝试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每天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有助于我们降低压力、改善情绪、提升注意力。焦虑情绪往往与我们的消极想法有关。疫情之下,生存本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出现很多灾难化的担忧和联想。此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这个想法符合现实吗?如果不符合,符合现实的想法是什么?支持和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如果符合现实,这些想法对我有什么影响?是帮助我解决问题还是让我变得更加害怕?如果我的朋友和我现在的处境是一样,我会和他说什么?

    二、怎样呵护孩子的心理?

    其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焦虑和恐慌也在蔓延。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更容易受到侵扰和影响。家长不慌孩子才稳定,正常作息很重要。我们经常说,“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此时此刻,父母或家人的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更是最好的礼物。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父母情绪稳定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力,会让孩子有安全感。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保持生活的稳定性。虽然“疫情”是一个应激事件,但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危机重重”。千万不要手忙脚乱,自乱阵脚。让孩子生活作息维持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孩子心理稳定的重要因素。家长跟孩子讲疫情时,避免信息轰炸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在分享有关信息或回答孩子关于疫情的疑问时,一定要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的话讲给孩子听。我们可以轻描淡写一些,一定要多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有信心。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一定要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分清良莠,不要过度关注疫情相关报道,不要轻信疫情相关小道资讯,避免陷入视讯信息轰炸中。让孩子永远心存希望,永远相信黑暗不会长久,光明总会再临。宅在家里,我们可做的事情还很多由于疫情的不期而至,可能打乱了孩子盼望许久的出游计划,外出旅游取消了,跟着大人走亲访友也可能变少了,甚至外出的机会都大大减少了,多数时间只能宅在家里,这时候孩子的小心脏可能拔凉拔凉的。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积极关注,如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学习做手工;全家一起练习瑜伽;一起读一本书或绘本,然后讨论故事情节;一起做饭,每个人负责不同的环节等。让孩子在困难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爱的存在,让孩子永远心怀感恩。让孩子将来能有超越父辈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应对他人生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困难与挫折。

    三、如何教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给每一个情绪准确地贴上标签。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孩子的“小情绪”家长也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孩子出现如下情况,且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活时,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1)0~5岁孩子:吸手指头;害怕黑暗或动物,畏惧夜晚,黏住父母;大小便失禁,尿床,便秘;说话困难(如口吃);食欲减退或增加。

    (2)易怒,郁郁寡欢;睡眠失调,噩梦连连;沉默寡言;行为失控;兴趣减退或丧失;食欲减退等。

    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