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一百六十二)——当孩子说“我不行”时,父母应该这样做……

    时间:2020-08-04

    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苦恼:“在大家面前讲话我不行”“长课文我是真的背不下来……”各种各样的“我不行”反映了孩子缺乏自信心。一旦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形成了“我不行”的观念,就很难改变,因为这是他在这件事上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后形成的固化观念。在帮助孩子打破“我不行”的僵局时,我们一定不要跟孩子死磕,“怎么就不行?”“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行”“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这样的劝导听起来很清楚,但真的没用。比如你告诉他:“别紧张,自信地讲就行。”下次孩子开讲前就一直想:别紧张,别紧张!可他的大脑听不懂“别”字,当他往讲台上一站,脑袋“嗡”的一下,紧张感就来了,又一次证明了“我不行”。要想打破“我不行”的僵局,我们需要转换思维,把“我不行”转换为我“暂未获得”。“暂未获得”是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英文是“NOT YET”,是指“我不是永远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暂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但如果我找到办法、学会相关的知识或技能就能够获得这个能力,那我就能够做到。”“暂未获得”的信念对于打破“我不行”的僵局很重要。

    首先,聚焦“暂未获得”的突破点。先看看孩子具体在哪个方面做不到,比如不敢上台发言,就要分辨孩子是一上来不知道怎么开头,还是中间不知道怎么互动,找到一个着力点进行改变。比如孩子不知道怎么开头,一上来就手足无措,导致后面越讲越急。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他讲话开头的能力。这样我们就把“上台发言没有信心”的突破点聚焦为“讲话时怎么能够开好头”,改变起来就容易多了。根据这个突破点,我们就可以植入“暂未获得”的信念,让孩子明白:我只是暂时没有获得发言时如何开头这种能力,只是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头,但如果掌握了开头的方法,我就能够开好头,能够发好言。这样孩子就会有动力去解决这一小步。

    其次,要问“如何获得”。要问孩子如何能够开好头呢?这个“如何”的问句是动力很强的,孩子会去找办法,把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开好头上。他可能会发现:“如果开始时用一个小游戏,让大家玩起来,那自己就不用关心别人的眼光在没在自己身上了。”“如果用一个问题引入,引起大家的好奇,让大家都渴望得到答案,那就会进展得很顺利。”当孩子的注意力都在“如何开好头”并且能够找到办法时,他在讲话中就能够开好头,能够体会到成功的感受,就会获得信心。所以,要想打破“我不行”的僵局,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孩子说:“你一定行!”“你要有信心!”而是要聚焦具体问题。

    首先把“我不行”这样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可以改变的、具体的小问题,让孩子知道我只是在这个小问题上暂时没有获得某种能力,如果掌握了方法,我就能够去改变;然后问“如何获得”,找到方法去实践,这样孩子就会获得这个能力,解决掉原来的问题。只有当孩子开始迈出一小步,并且获得了一个小能力时,他才能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自己有能力,才能够真实地一步步地建立起自信。

    来源:《婚姻与家庭》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