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慢,他就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累得筋疲力尽,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后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这是我们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却忘记了这个故事的教训,总是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养育孩子,在孩子的成长中参与过多,掉进了“过度养育”的陷阱:有了孩子后,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怕孩子受伤、吃苦,这不让做那不让碰,尽全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没有危险的环境;学习上,执着于孩子的成功,把育儿变成了产品开发,不惜斥巨资投入在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游学项目中,仿佛没有上重点、上名校,孩子的人生就没希望了;生活和学习中,对孩子的事情插手过多,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一切,控制孩子。所谓过度养育,指的就是上述这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切实际的高期望、过度关注、过度干涉的教育。
过度养育,如何伤害孩子?
有些家长,在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怕摔跤,就一直抱着孩子,不让他走路,结果导致孩子长到两三岁了还走不稳路,经常摔跤。孩子自己的事情,舍不得让他做,家长帮他做好,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遇到挫折,或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家长舍不得孩子伤心、失望,就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只想看到孩子开心快乐;保护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度,否则孩子会觉得外在世界到处充满危险,身心发展受限,不敢尝试和挑战,变得胆小脆弱,畏畏缩缩。一直把孩子保护在一个没有危险因素,无菌的“温室“中,孩子只会长成一个“巨婴”,各种能力低下,缺乏责任感,步入社会后很难生存。家长真正要做的,应该是教孩子有辨别危险的能力、对信息的判断力,掌握技能避免受伤,体会自然的挫折感,敢于试错和挑战,走向成长与成熟。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朱莉•利斯科特-海姆斯在2015年的TED演讲《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呵护》中指出:“随着我们的过度帮助,过度保护,过度指导和过度关怀,我们剥夺了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机会。自我能效是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父母代表他们做出的行动,是他们自己的行动能产生结果。”在学习上,如果家长过度指导和干涉,盯着孩子写作业、完成任务,片面地追求高分,只凭自己的一厢情愿给孩子制定好各种计划,会破坏孩子的自驱力。孩子从按照自己的兴趣、求知欲去主动学习,变成了为家长学习、为达到父母的期望去考高分,被动地应付,长此以往,必然容易对学习厌倦、抗拒,产生无意义感。家长的过度养育,让孩子原本在其成长中的主体地位被模糊,意愿得不到尊重,没有选择和决定权,将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自我价值感低下,早早地失去了成长的活力。
多关注孩子内层能力的培养
在孩子的教育上,许多父母充满了着急和焦虑,催着赶着孩子努力考高分、考名校;学钢琴学画画,要多才多艺,考级拿奖。喜欢和别人家父母互相攀比,比谁投入得多,学得多;拿孩子的成绩攀比,比过了沾沾自喜,比不过了又开始忧虑、操心,再去给孩子施加压力。这样一种“教育竞赛”,让父母容易失去分寸,过度养育孩子,导致父母和孩子都身心俱疲,却又无法停下来。其实,教育没有这么累。孩子的分数,即便是高考分数,也无法决定他的未来。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孩子的品质,比如独立思考能力。遇到问题,父母会一起冷静分析这个选择好在哪里,不利的影响在哪里,然后再由张霁去做选择。除教育孩子,家长的目光应该放长远些,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前100米、500米的暂时领先或落后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看孩子有没有坚持跑下去的耐力和恒心。心理健康、自尊自信的建立、人格发展、思维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这些内层能力,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软实力”。不要过多纠结于孩子的分数、荣誉,多关注孩子自身的成长,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帮助孩子端正态度,培养品质,如做事专注、认真、耐心,有韧性,不怕输,肯坚持。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家长要注意不要插手太多,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该承担的责任自己承担,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做决定,不苛责孩子,多让他探索、试错。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再去引导他,给他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正如《自驱型成长》一书中的两段话:“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成为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或是经理人’。”“这份‘自己说了算’的感受,才是健康心智的前提,才是主动进步的源泉,才是跌倒了能爬起来的动力。因为‘你想要’,而不是被迫地成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人。”家长明白这些道理,不要过度焦虑、着急,避免掉入“过度养育”的陷阱,才能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