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一百七十三)——钱币教育,最好从孩子3岁就开始

    时间:2020-08-15

    到底应不应该对孩子进行钱币教育呢?有部分父母反对进行这类教育,他们认为让孩子小小年纪接触金钱,学习理财,会染一身铜臭,孩子哪里还有心思学习呢?所以,虽然父母为孩子买吃买穿,交学费、培训费,花钱游乐,买保险等,日常生活中钱币无处不在,但有的父母不让孩子知道这一切。而有的父母认为,小小年纪就让孩子接触金钱、消费,会染上好吃懒做、浪费等坏习气,他们觉得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孩子不懂花钱才好呢。也有父母却直截了当地教育孩子,有钱如何如何好,放手让孩子花钱。孩子养成了高消费的习惯,长大了就会想方法设法去赚大钱。家长们的看法和做法尽管不同,但是,父母已经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进行金钱与消费方面的教育,只是他们的观念不同,因而教育的方法也就不同。钱币教育在父母那里看来仅仅狭窄为一种消费理财教育,钱币的数学教育功能被父母忽略了。

    一、钱币能力

    钱币能力是指正确认识钱币及其规律,并能正确使用钱币的能力。钱币能力包括对经济学概念理解的能力、钱币认知能力和钱币应用能力。其中钱币认知能力还包括钱币辨认能力、钱币面值比较能力、钱币计算能力和钱币兑换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主要是指消费理财能力。大家更为熟悉的一个关于钱币能力的概念是财商。财商,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提出。他认为,财商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正确认识金钱及其规律的能力;正确使用金钱的能力。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

    二、钱币教育

    学前儿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对于许多事物有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概念。例如,“钱”这个概念,尽管幼儿园在课程中没有正式教过钱的概念,儿童对钱却并不陌生。有人对5~6岁儿童对钱的理解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钱对年幼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个不熟悉或者不感兴趣的概念。而且儿童对钱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在回答时没有任何犹豫也不需要提示。对年幼儿童来说,钱的意义主要是功能性的——钱与买各种各样需要的商品相联系,对他们来说,钱很少涉及估价性与评价性(如好坏、精明或愚蠢、干净或肮脏)。数学教学是幼儿园中开展的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这些教学活动的任务,就是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思维,并能尽快地掌握该年龄阶段所应当掌握的数学概念和与之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借助许多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金钱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儿童开始的理财教育,以致渗透到了有关少年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在美国,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以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钱财、借钱和让钱增值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教育已经融入少年儿童整个教育之中,使孩子生活在一种具有强烈理财意识的环境氛围之中逐渐形成了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这就为他们培养造就大批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在国内的幼儿园中,涉及钱币的教学活动比较少,在角色游戏中,也只是用雪花片来代替钱币,需要几元钱,就拿几片雪花片。但雪花片并不是真正的钱币,不能体现金钱系统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其实,金钱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蕴涵着许多简单的数量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幼儿阶段所能够掌握的。一方面,幼儿对钱币的认知,建立在其数概念发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幼儿对钱币的运算与操作,可以检验通幼儿对所涉及的数量关系是否已真正掌握。

    三、理财教育分年龄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青少年金钱观的萌芽期是在6岁以前,形成期在6~12岁,发展期是在12~18岁,因此对孩子的理财教育需要有计划、有节奏地引导和启发。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对儿童应从3岁开始经济意识教育,之后,不同年龄孩子接受理财教育的重点都不相同:

    ●3岁时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

    ●5岁要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用攒钱器具,培养“自己的钱”的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可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有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至高中毕业这一阶段,要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四、教学实践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金钱系统”是美国早期儿童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学者认为,一且幼儿形成了“需要多少钱去买一样东西”的概念时,钱币认知的内容就应当成为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一部分。教师应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幼儿学习有关钱币的知识。在幼儿园阶段,要让孩子认识钱的来源和用途,识别钱币和图案,通过钱币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人文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懂得交换的简单道理。比如通过“钱币游戏”,儿童可能会发现有不同面额的钱币,也会很自然的接受计算总额的目标。这为他们处理诸如计算、基数、加减法、基本概念、价位以及将口头数数转换成书写数字等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情景。培养孩子在观察、比较、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细心、专心、耐心的品质。在游戏中学会数数、计数、统计、分类及加减运算。小学阶段,孩子要懂得挣取和用好零花钱,初步认识财、物,懂得交换、购物、学会赚零花钱,学会积蓄和拥有自己的玩具、图书、文具等财物。伯蒂和博比(Berti&Bombi,1988)在20世纪80年代末做了一系列比较全面的研究,他们研究了儿童对工作、货币、商品和产品等概念的认识,将儿童的经济认知划分为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概念的前运算阶段(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缺乏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他们的知识受经验的局限;这一阶段的儿童不认为牛、土地或者房子是可以买卖的,认为只有商店的商品才可以买卖。他们不理解人们买东西付钱的原因,认为这只是出于习惯,或因为法律,或如果不付钱就要进监狱。他们不知道货币的价值也没有生产的概念。他们认为商店的商品是商店自己制造或者从别的商店买来的,他们几乎没有工业和农业产品的概念。这个水平的概念反映了3~6岁儿童思维的局限性。当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儿童倾向于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在考虑现象时从结果出发而不知道原因。如他们回答,商店给顾客找零钱是因为这样顾客才不会把钱花完。儿童并不追问物体(以及商品)的起源,而是认为它们已经存在,因为人们需要它们。

    2.第二阶段

    概念的直觉水平(6~7岁),儿童开始能够区分不同种类货币的币值,可以对商品按价值高低排列。开始认识到,在买卖中付钱是一种等价交换而不是一种习惯或者仪式。不过他们还不清楚工作的性质。6岁儿童已经能够识别几种他们能直接观察到的职业,如医生、警察、司机等。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