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孩子的品质,藏着父母的素质!

    时间:2020-10-28

    父母的性格和行为影响孩子一生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中国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卢梭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写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一位心理学家也曾说过: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父母的素质,其实就是“前素质教育”。这种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教育的成败。

    父母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就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影响孩子一生。父母的素质和行为,就是孩子的格局。父母不好的行为,不好的习惯就是限制孩子发展的紧箍咒。而聪明的父母,懂得如何用自身好的行为和习惯去塑造孩子的大格局和不可限量的人生。“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家。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兄弟从小熟读经史,胸怀大志,嘉祐元年兄弟二人进京应试,同科进士及第,名震京师,并先后成为文学大家,父子三人同占唐宋八大家三席,这与苏洵的教子方式是分不开的。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这样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他们能看得见的一个角落里看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时,他又将所读之书“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他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也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驶入了成才的正轨。

    父母的素质就是孩子的格局

    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心胸宽广的孩子。父母爱抱怨,孩子就自然学会逃避找借口;父母爱占小便宜,孩子就会目光短浅;强势的母亲会教出懦弱的儿子、挑刺的女儿。没有笨的孩子,只有懒的父母。如果孩子也不爱劳动、奢侈浪费、爱使小性子,请不要责怪孩子。父母须知:孩子的好习惯由父母培养,坏习惯也是受父母影响。父母的好习惯成就了无数的好孩子、好习惯。这是所有为人父母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和应尽的义务。

    来源:家庭教育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