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郎平一句话点醒无数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时间:2020-12-02

    最近,郎平在一档综艺上分享了一个故事。其中她的一句话,令人感触颇深。她有一个朋友,从小到大对孩子管束颇多。孩子新结交了一些朋友,朋友说你不要跟这些孩子玩,他们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

    孩子成年后,生活圈子小得可怜,一个朋友都没有。假期就躲在家里玩游戏,特别宅,最后连大学都没上。朋友这时候急了,对孩子说:“我也不能老养你,你要出去找工作啊。”孩子却说:“我不去工作。”因为从小没有跟同龄人好好玩过,孩子不太懂如何与人打交道,害怕接触人,已经出现了社交恐惧。

    郎平觉得特别惋惜。“其实这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现在等于就是毁了。”这件事也给郎平提了一个醒:孩子如何交朋友,父母不要做太多的干涉。“小孩子只要不出格,就让他们玩吧。”好好学习固然重要,但积累社交经验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正如郎平在节目中所说,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社交,是很危险的。

    和谁做朋友,父母精心挑选,如何交际,父母句句叮嘱......看似体贴入微,实则细思恐极。一位网友曾这样吐露心声:小时候,我跟同学闹矛盾,被气哭了,回去告诉大人。大人说:“那个孩子就是调皮,下次你别跟他玩了。”班里转来一个女生,染了黄头发,我觉得很新奇。大人说:“好孩子谁染头发?你少跟她玩。”同桌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喜欢照镜子、扎各种发型,衣服混搭着穿。大人又说:“她心思都在打扮上,不在学习,别跟她玩。”“类似”某某如何如何不好,你别跟她玩”这样的叮嘱,从小到大我听了太多。现在的我经常感到寂寞,知心朋友就那么几个,到了新环境也要很久才能适应。我渴望有很多朋友,但每认识一个朋友,我很快就能在她身上找到“如何如何不好”的地方。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往往不由自主就进入一个社交死胡同。现在回想,就是因为小时候缺乏与同龄人的磨合、沟通、对峙、谈判、妥协,缺乏孩子之间那种“一会儿打架一会儿又和好”的不较真社交态度,我才对交友这件事形成严肃刻板的印象。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指出:孩子的朋友圈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家长要让他们自然筛选。要知道,孩子是从来不在乎朋友是什么家庭出身的,能玩到一起就好。让孩子以自己舒服的方式交朋友,他才能在自然筛选中积累起丰富的社交经验,自如地应付人际关系。不用担心孩子学坏,令人不适的友谊,孩子也会自行远离。

    孩子们是注定要往外走的,走向更开阔的世界。父母能够做的,就是信任和支持。的确,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需要在陪伴时,利用游戏或者阅读,提前为孩子预热一些社会化的基本规则,但是,真正孩子正儿八经和同龄人交往的时候,多半是不需要我们引导的。越大的孩子越不需要。我们可以回忆下自己小时候的同伴交往的经历。那个时候,我们多在上学放学路上,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结伴同行。

    一旦父母干涉(引导)过多,很可能会导致小孩子的自发性变弱、甚至消失。就像郎平朋友的孩子一样,最终变得连家门不愿意出。但是不过多干涉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社交行为放任自流。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对孩子的社交和情绪状态保持必要的关注;确保跟孩子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和良好的沟通频率;留出属于孩子的空间,没有父母的空间,可以自己做决定的空间。尽量放下那些莫须有的担心吧。假如你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淡定从容,那么你的孩子在社交中就不至于手足无措。假如你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有爱的、民主的环境,那么你的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就会懂得自尊自爱,不至于轻易就被他人带跑偏。适度放手,给予孩子信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有一个基本的规则,确保孩子在行为上的安全,已经足够。就像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说:即便是病人,聚在一起也比独处要轻松。

    千万不要让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来源:中国教育报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