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长大后有出息的孩子,身上都拥有这种能力!一定要重视

    时间:2020-12-16

    有位做HR的朋友,说起公司面试过程中的趣事:

    前几天遇上一位毕业半年的男孩子,面试的时候竟然是父母陪着来的,妈妈甚至想跟着进会议室,被他拒绝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他的工作中没少遇见过。他告诉我,如今的职场环境中,不仅有这样不够独立的年轻人,还有很多“职场巨婴”,他们干活挑肥拣瘦,受不得一点批评,而且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怨天尤人,逃避责任。

    用几个关键词总结就是:不善沟通、心理脆弱、没有责任心、情绪管理能力很差。

    《奈飞文化手册》中的第一条为:“只招成年人”。所谓的成年人,不是指年龄上的,而是心理成熟度,要有独立思考和行事能力,不需要别人看着、扶着、哄着就能工作。

    这样的现象暴露了很多家长朋友教育中的短板:只看重孩子成绩,忽视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引导,导致孩子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处处碰壁。长期以来,我们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远远大于其他能力,甚至有的父母只要求孩子能有个好的成绩,其他东西可以不管、不学。

    于是很多学历高的年轻人,在与人相处方面表现得特别糟糕,而一些不被大人看好的“中等生”、“差生”,在个人发展上却能让人惊艳。只有到了社会上才发现,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学历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综合性的考察。

    孩子的学习成绩再好,在学校再优秀,如果品行不佳、又不懂与人相处的规则,在社会上是走不远的。

    教育孩子,真的不能单单只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以朋友的眼光,我的孩子能受大家欢迎吗?以老板的眼光,我的孩子能在公司踏实工作吗?以社会的眼光,我的孩子能安稳地在社会立足吗?

    当你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待孩子的成长轨迹,你才能真正意识到,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光是宠着他、只让他完成学习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他还要学着各项规则,适应社会。

    看过这样一则视频:有个小孩因为有视力障碍所以看不见,妈妈就教他走盲道,告诉孩子盲道上的竖条代表可以放心直行,圆点突起表示要注意有障碍物或者要转弯,如果感觉不出来,就要蹲下来摸一摸。看着那么小的孩子,用手摸着地,作为妈妈该多么心疼,但她也清楚,成长是残酷的,父母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孩子终归会离开父母走上社会,该孩子自己体验的,一步也不能少。

    纪录片《动物世界》也有这样一幕:当小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渐丰满时,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窝巢下面开始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耐,嗷嗷直叫,只好忍着痛振起双翅,离巢他飞。这样逼孩子成长的母亲无情吗?不,刚好相反,这才是父母真正的远见。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到:“我们给花浇水、施肥,看它慢慢成长而感到快乐,这是爱。我们把一朵花掐下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带走,这叫占有。”这种占有不是保护,而是伤害。身边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个大学刚刚毕业的男生,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但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孩子受不了,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诉苦。父母听着心疼,喊孩子回老家,重新找一份工作。孩子回家以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嫌这家公司累,嫌那家公司没前途,磕磕绊绊找了大半年。

    父母有点着急了,到处托人、找关系,终于给孩子在一家单位找到一份工作,但没想到每一个月,又因为和领导相处不好辞职了。现在孩子每天都打游戏,也不提出去工作的事,父母一说,他就跑到床上,拿被子盖住自己,躲在里面不出来。

    这并不是个例,生活中有很多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意找工作上班,让人惋惜。

    人们看不惯这样的孩子,但是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生来如此的。因为在养孩子这件事上,父母一开始的过程就错了:5岁,孩子想自己系鞋带,父母觉得他还小,抢过去代劳;8岁,聚餐的餐桌上,孩子狼吐虎咽,父母不以为然,甚至还主动把食物移到孩子面前;10岁,孩子想帮家里做家务,被大人拒绝:“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搞好学习就行了”;12岁,孩子打哭了别的小朋友,又冲过去替孩子找借口:孩子小,不懂事;......

    父母什么都包办,孩子自然什么事都依赖;什么社会交往规则都不教,孩子自然什么都不懂。一次次的包办、纵容,让孩子变得非常自我,出现问题从来不找自己原因,这样的孩子从来没有真正的长大过,将来融入不了社会是必然的。

    培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除了分数和成绩,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非常关键所在。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人与环境的总和,孩子能否适应社会,说白了就是能否处理好和各种各样的人的关系,适应不同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包括自我认知、生活自理、自我控制、道德规范、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不管哪个方面的培养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想起作家凯蒂柯比曾在书中提起他的育儿目标:“在我心里,育儿的终极目标是我的孩子可以能够长大,然后可以给自己准备早餐,而我可以任性地躺在床上打呼噜。对于大部分中国父母而言,这个目标过于朴素,但要实现,需要很多的时间,有的父母需要10年,有的甚至需要20年。想让它变得简单,父母就要及时放手,从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各种新环境,多给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让他经风雨见世面,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在一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走得更稳、更踏实一点。

    在孩子成人和成才的价值排序上,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否则再优秀的孩子,也很难活得幸福自在。

    来源:钱志亮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