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给孩子放权,让他实现独立和自主

    时间:2021-01-04

    决定是否放权前,父母首先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想养育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还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父母的价值观,是选择教育方式的基础。如果想要养育一个独立自主、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孩子,那么就一定要给孩子放权,赋予孩子一些基本权利,比如发言权、选择权、行动权和支配权。

    给孩子发言权,意味着在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上,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比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喜欢学习钢琴吗?”“爸爸妈妈准备装修房子,你有什么好点子吗?”“对于这件事,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当孩子拥有发言权后,很多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5岁的妞妞讨厌睡午觉,妈妈尝试过很多方法她都不睡,这让妈妈很苦恼,一天,妈妈问她:“不睡午觉,你真的不困吗?不累吗?”妞妞回答说:“不困啊!一点儿都不累!”妈妈担心地问:“可是,如果你不午睡,发出吵闹的声音,爸爸妈妈也没办法午睡哦。”妞妞的答案让妈妈震惊:“我能够保持安静!或者,我到离卧室最远的地方玩儿,不吵你们!”就这样,妈妈和妞妞达成了新的约定,而且妞妞遵守了自己的承诺。而这一切都是从妈妈倾听孩子,把发言权还给孩子开始的。

    给孩子选择权,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孩子做选择,它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教育风格。民主型的父母,可以允许孩子不饿的时候不吃饭,或者感觉冷的时候自己加衣服。选择权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增加,比如,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餐厅,选择旅游的目的地,选择自己房间的布置风格,选择兴趣班,选择学校和专业,选择结婚对象,等等。而控制型的父母会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试图掌控一切,不管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就像网上流传的那句话: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

    但是,控制在很多时候很无力。一年级的乐乐经常喜欢啃指甲,每次爸爸看到他把手往嘴里送都会严令制止。可是,爸爸越是禁止、纠正,乐乐就越喜欢啃指甲,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其实,想要改变这个习惯很简单,只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有选择的。爸爸试着告诉乐乐:“啃指甲没关系,你注意一下卫生就好。”

    乐乐能接收到两个信息:第一,爸爸关心他的健康;第二,爸爸允许他选择啃或不啃指甲。拥有选择权后,乐乐不再因为啃指甲而内心激烈冲突,渐渐地,啃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给孩子行动权,意思是允许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拥有一定的行动自由。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洗袜子、刷碗、擦地、择菜,做一些简单家务,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拥有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几乎和大人形影不离,很多行动自由都会受到限制,比如孩子已经10岁了,父母还不让他自己过马路。

    如果父母始终握着行动权不放,孩子是得不到成长的。我们不要期待孩子某一天突然变成大人,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

    给孩子支配权,意思是允许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支配他的时间和金钱。比如,放学后的时间到底属于谁?孩子觉得放学后应该先玩儿一会儿,然后再写作业。大人觉得,孩子应该放学后立刻写作业,写完再玩。于是,大人不停地催促,孩子使出各种手段拖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把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孩子,同时用启发式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关于怎么写作业,你有计划吗?”孩子可能会说:“我玩儿一会儿电脑,半个小时之后写!”半小时之后,父母再次提醒孩子,孩子的配合度就更高了。

    也许,孩子行使支配权后会制造很多麻烦。比如,你刚刚让他自己支配零花钱,他一下就花了很多。但这正是让孩子学习新技巧的有利时机。你可以描述问题:“一个星期的零花钱,你在周三就花光了,那么剩下几天如果看见喜欢的玩具,你就没钱买了!”然后等待孩子的回应,让他自己思考解决办法。比如孩子会说:“你借我15元,我从下周的零花钱里还给你!”这样一步步地推进,才有机会在细节中教会孩子如何处理问题。最终,孩子行使自己的支配权会更加顺畅。

    孩子学习行使发言权、选择权、行动权和支配权,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不要因为孩子没准备好或者搞砸了一件事就立刻收回他的权利。这样,孩子会更加受挫,不愿意承担责任。

    孩子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挫折和痛苦,父母要管理自己的担忧和焦虑,克服代替孩子的冲动,才有可能给孩子赋权,继而养育出独立自主的孩子。请记住一个重要的原则,当我们把目光放得长远时,我们才更能调动智慧和能量;如果只盯住孩子眼前的不足,我们会束手无策。

    当然,放权不等于弃权。父母要逐步赋予孩子权利,不能一开始就简单粗暴地完全放手。孩子受年龄的限制,社会经验不足,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在写作业的时间里玩儿手机,我们可以让他通过试错来成长。

    但是,一些违反道德、法律或威胁孩子自身安全的事情,比如在车库入口玩儿滑板,父母必须守住底线。如果孩子越过底线,要给予严厉的警告和制裁,确保孩子不再做出类似的行为。

    同时,放权并不是把责任都推给孩子,父母同样要承担放权之后的结果。放权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孩子成长,父母仍然要扮演父职、母职的角色,陪伴孩子解决成长的困难。

    当孩子的能力增加到能独当一面时,再慢慢地、得体地退出。

    来源:好妈好爸好孩子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