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

    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一百九十四)——家庭有这6个迹象,会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时间:2020-09-05

    这个时代在变,孩子在变,我们,也需要改变。这个时代,最不缺的是说教和为你好。最缺的,是正确的爱与温暖的包容。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以下6个迹象的家庭,更容易养育出高幸福感,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

    一、没有让孩子处在爱的匮乏养育中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中曾描绘出他心中最期待的亲子关系状态,他希望自己与女儿之间最重要的不是血缘、不是父慈女孝、不是养育与反哺,而是亲密。“特别怕像奶奶一样,你也知道,她还活着,我也对她充满感情,可我们在一起就像生人一样。”这句话,从“痞子文学”鼻祖王朔嘴里说出来,可见童年的缺爱对人一生的影响有多重要。童年缺爱的人,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长大,终其一生寻找的是,无条件的童年之爱。无论孩子长到多大,我们父母给予的爱都是最暖的港湾,这份爱会包容我们所有的阴暗、不堪、愤怒与失态。当一个人,处于这种强大的爱的安全感中,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允许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即便是负面的

    我们流传下来的几千年传统文化里,男生要做顶天立地,热血方刚的男子汉,女生要优雅、淑女、端庄、大方、明事理。男儿流血不流泪,女儿哭啼是软弱。关于孩子有情绪和哭这件事上,似乎我们整个大环境是不太接纳的。小时候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越累。小时候没被允许放肆哭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开怀大笑。那些不被允许的情绪,都卡在身体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生的沉重。分散到每个小家庭身上,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制止他,让他安静下来。我们不妨试着觉察一下当孩子在有情绪哭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在想什么,家长拼命地制止到底在怕什么?实际上,哭和笑一样,都是人最正常的情绪,没有对与错之分。允许孩子哭和怯弱能让孩子心理感觉和父母更贴近,敢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怯弱、愤怒、悲伤、恐惧等等。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每一种情绪,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情绪,可以帮他们说出来。也只有当孩子感觉与父母相处有绝对安全感时,才会在父母面前撒娇、敞开,尽显可爱。你能为孩子做的最棒的事情就是接纳他,升级自己,尽可能少的给他们限制,给他们一个足够安全、敞开的环境来表达自己,释放自己。

    三、让孩子懂得美与善

    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完全保障孩子未来的人生。身为父母,都有一个期许,想为孩子扫清人生路上的所有路障,保全他们一世无忧。然而,事实是在孩子未来的人生路上,工作、爱情、亲情,你正在经历的所有烦恼,你的孩子一个都少不了。怎样的孩子最容易接近幸福?那些懂得美与善的孩子未来的幸福感会更高。蒋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在桐花林里走,看见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在地上玩,妈妈在远处和人聊天。桐花很特别,开花过后会大片大片地飘落,如果你站在桐花树下五分钟不动,身上便会落满了桐花,满地也都是美丽的桐花。突然小男孩大叫:“妈妈,妈妈……”原来他玩的时候,不知不觉他的周围已经落满了桐花,当他站起来想找妈妈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不忍心踩那些花,因为每一朵花都好漂亮,所以他就一直叫妈妈。他妈妈却说:“笨蛋,过来。”有时候大人不留心,就会忽略孩子心中的善意和美。这位妈妈又一次说:“笨蛋,你过来啊!”蒋勋忍不住走过去问她,“你儿子几岁了?”“五岁。”蒋勋对这位妈妈说,“真了不起!如果他五岁了还舍不得去踩一朵花,我相信他一生都不会随便去伤害生命的。”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莫过于生命,而人们对艺术品最高的褒奖,就是感受到它其中的生命力——“这件作品似乎是活的一般。”如果父母可以把孩子与生俱来的这种善良和对美的敏锐感知,对生命的尊重保护下来,这个孩子一定会是一个幸福有创造力的孩子,而且绝对不会变坏。在养育孩子的路上,不要敷衍TA,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成长。

    四、不过度控制,而是放手和支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匆忙奔跑,我们希望自己优秀,容不得自己停下半点脚步。同样的在养育中,我们也会不允许孩子有半点落后,成绩下降一分,整个神经都紧绷着,焦虑到无法入眠。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说一些极其刺耳的言语,事后又总会后悔自己发怒的同时给孩子留下了挫败的情绪。其实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无非想让他看看这世界的风景,感受幸福。给他合理的教育,只要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律和秩序,给他合适的方向,剩下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吧!请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孩子的枷锁。如果孩子注定会犯错,孩子注定会比别人慢半拍,除了生气和指责,我们能做的还有更多。

    五、教会孩子理解生命真正的意义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当孩子这样向你冷不丁发问时,你是怎么回答的呢?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那么关心这些关乎生命本质的发问。我们生活在社会文化的染缸里太久了,所以会越来越多的关心角色的功能性。你是个学生,你就应该好好学习;你是男人,你就应该赚钱养家;你是女人,就应该温柔贤惠。妻子应该如何,丈夫应该如何,人们眼中看到身边的人都是角色,而看不到那个真正的人的存在,生命意义的存在。你可以想一想你的孩子上一次向表达自己开心是什么时候?是什么状态?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和愉悦,还是因为达到某个分数和目标开心而开心?所谓父母和子女一场,更像是在借由彼此不断成长。教会孩子去探索自己的生命、去爱、去学习、去奋斗、去体验,去做他想做的事,去成为他想成为的人。父母是孩子了解和想象成人世界的唯一途径。父母最好的示范就是把自己活成一个有吸引力的样子。父母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活出生活的热情和喜悦,成为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榜样,让孩子扎扎实实的感受到希望和信心。

    六、哪怕拿到一手烂牌,也毫无保留的去爱

    我们选择成为父母的意义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使,而有些天使在降临时,会明显比其他孩子多了一些缺陷和不完美。他们当天使那段时间的人生是否美好,完全掌握在父母的手中。面对不完美的孩子,父母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会决定了他一生的生命坐标。很多时候,父母对“先天缺陷”这个词的执着,决定了孩子发展的天花板。有时候,不是因为“缺陷”需要治疗;而是人为的局限,制造了“缺陷”。为人父母一定要接纳一点,你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在某个方面有弱点或者不足,这是不同,不是缺陷。我们都不完美,不足才是生活常态。当你不知如何选择时,请选择接纳、选择爱。那怕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孩子来到我们身边,并只是为了我们而来,终究是为了成为他自己。每个生命活出来的样子,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选择成为什么,请支持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自然而然、按照他自己的样子去成长,不需要那么的完美,他也可以平凡无奇,即使这样,我仍然相信孩子依旧永远是我们的挚爱。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ICP备:2021005707号-1
    Copyright 2009---2012 Heilong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2302290001 Beian黑公网安备 23022902000102
    中国妇女网 | 黑龙江省妇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